胡杨,长沙晟隆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执行事务合伙人,1992年毕业于湖南财经学院(现湖南大学财院校区)。具有25年金融业从业经验,担任过多个国有大型融资、类金融企业高管,已获得国家级职业经理人证书及基金从业资格。
我们一起来做道题:
体制内,中高层,待遇优渥,业务熟练,成绩卓著,事业稳定,还有6年就可以功成身退。这个时候,有一家企业向你伸出橄榄枝,邀请你从0开始,搭平台,带队伍,拓展新业务,待遇几乎与之前持平,你会怎么选?
走或者留,都有理由。这里笔者无意臧否对错。
但在2017年6月5日,笔者眼前,集团新成立的晟隆投资合伙人代表胡杨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她放弃了稳定的体制内身份,来到了集团。
体制内的光荣与困惑
“我还有很多想法想去实践,很多金融产品想去尝试”
说到金融、创业,不得不提1992年。
那一年,邓小平南巡归来,鼓励创业。市场经济开始起步,越来越多机会摆在年轻人面前。据人社部统计,那一年有超过12万人选择辞职投身商海。许多大学生把创业作为自己毕业后的梦想。
那一年,胡杨从湖南财经学院(现湖南大学财院校区)毕业。这所号称“金融界黄埔军校”的学校,曾经盛极一时——学院累计向中国银行业输送了一千多位大小行长,这些人执掌了中国金融产业三分之一的天下。
从这里毕业的胡杨,没有像她的很多同学一样进入商海浮沉,而是选择进入体制,来到省财政厅下属的湖南省信托投资有限公司,从基层做起,“财务、法务、综合管理部、办公室及多个业务部门都呆过”。而后胡杨不断提升自己,开始走上领导岗位,在信托、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工程担保、创投及产业基金等工作上累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
2014年,在成功为湘潭城乡发展集团引进十亿元的资金后,胡杨敏锐地发现,地方融资平台收紧,创新投融资模式迫在眉睫,而与政府平台合作发起城市发展基金的模式,是拓宽融资渠道,支持城市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新方向。
于是,胡杨抓紧机会与湘潭城发集团成立湘潭城发财信城镇发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并以城发财信作为基金管理人,开始了与湖南信托合作发起成立20亿元的基金,与建设银行成立30亿元的基金等一系列活动。
在外人看来,胡杨的能力和成就,足以让她高枕无忧。可胡杨心里却依然有着不甘,“我感觉在这里已经到了职业的瓶颈,但我还有新的商业模式、新的金融产品想去尝试”。
当胡杨正式提出离职的时候,她的决定着实让很多人吃了一惊。人力资源主管对她的行为表示不解:“为钱?你不缺钱。为安定?体制内更稳定。你到底图什么?”
在采访当天,笔者也向胡杨抛出了同样的问题。
“对很多人来说,我‘还有’6年就能退休了,但对我来说,我‘只有’6年就要退休了。”胡杨说,“如果我选择继续留在体制,我能一眼看到未来六年我的工作前景会是怎样的。我还有很多想法,但体制内没有办法去实践。”
正如1992年选择下海经商的同学以及体制内的前辈们一样,胡杨对祖国的金融、市场怀抱着热情,她有自己想法和抱负,这就如同杨梅树吮吸春天的甘露一样,她在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捕捉新的变化。
胡杨给笔者展示了她的微信订阅号,全部都跟经济、金融有关,“我每天都要阅读这些公众号直到凌晨2、3点,因为大多数政策的发布和更新都是在这个时候”,仿佛她体内有一套关于金融的系统,在时刻不停地运转和更新,她需要一个平台去将新获取的知识、新萌生的想法变成落地的金融产品。
但体制内的特殊情况,无法给胡杨更多去实践、去尝试的机会。这个时候,集团向她伸出了橄榄枝。
来到集团
“找到了知己,找到了新的舞台”
其实在来到集团之前,胡杨也有过担忧和内心斗争。
近年来,政府融资平台和民企融资形成了一冷一热,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鲜明对比。
这一边,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融资风生水起。在访谈中,胡杨谈到了华夏幸福。
作为一家民营上市企业,华夏幸福没有政府信用背书,它从一级开发到二级开发,资金需求量惊人,但它赢在身份纯粹——纯市场化运作,没有束缚,没有包袱,可以大展拳脚。在4年内,华夏幸福通过21种融资手段融到3000亿资金。江湖上有一个传说,据说在合法依规的前提下,在中国能运用的融资方式,华夏幸福几乎都尝试了一遍。
而另一边,不少政府融资平台却面临尴尬。
如果将政府融资平台比喻成一艘大船的话,那在几年之前,因为政策的扶植、大环境的宽松,这艘大船一直在同一个航道往同一个方向行驶,但一旦风向变了,政策收紧,管控变严,如同大海上突然狂风暴雨,而航行的船要在风暴中心重新谋篇布局、另辟航道,何其艰难。这是作为金融业内“老人”的胡杨最为担心的事情。
而最终选择来到集团,胡杨说,是因为在集团“找到了知己,找到了新的发展舞台”。胡杨口中的“知己”,就是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罗俊文。
通过和罗俊文的几次沟通,胡杨不仅消除了担忧,甚至还觉得惊喜:“我是学金融的,之前也一直在做金融,我能有新观念,新想法,发现新商机,这很正常,但是罗总并不是学金融的,他的许多观点我很认同,并且他对于整个集团的战略部署非常具有前瞻性,甚至很多东西都超过我的想象。”
原来,早在寒冬来临之前,集团就已经开始着手战略调整和转型升级,开始市场化的运作。集团的成员公司被分作两大板块:功能类板块以麓谷建发为龙头,转变原有的“融资+代建”模式,打造了“投资+建设+运营维护”的主营业务链;竞争类板块以麓谷实业为旗舰,形成“1+6”架构,构成了“地产开发+运营服务+产业金融”的产业链。
这样的布局,使得集团不仅能够高效、优质地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扛起一个功能类国有企业的使命,又可以在政策缩紧时,转变角色,同华夏幸福一样,以社会化的身份进入市场融资。“所以现在的环境,对很多企业来说是危机重重,但是集团却反而获得了一片蓝海。”胡杨说。
全新的平台,契合的思路,开明的伯乐,可观的前景,四管齐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主流的今天,2017年3月,胡杨果断放弃原体制内的身份,来到集团,来到了实践自己梦想、施展个人才能的新舞台。
带团队
“90后最大的优势和问题都来自创新”
在6月2日晟隆投资的揭牌仪式上,谈到未来的发展规划,胡杨首先说的,就是要培养出湖南省乃至全国一流的金融人才。在此次的访谈中,笔者再次感受到,胡杨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视。
一方面,胡杨打算从外部引进人才。她正在通过自己的人际脉络在业内物色优秀的金融人才。
另一方面,胡杨更重视的是对内部人才的培养,“搞金融的很多,但是真正优秀的金融人才不多,各家单位都在争抢。另外,要打造出一个有凝聚力、对企业有归属感的团队,必须建立健全人才机制”。
胡杨的团队几乎都是年轻人,俗话说,三年一代沟,作为一名90后团队的leader,胡杨必须跨越代沟去了解她的员工的思想和需求。
通过对同为90后的自家孩子的观察,胡杨对这群职场新人类有自己的认识。在胡杨眼里,90后并不像外界宣扬的那样非主流,相反他们很有创意,也愿意为自己认同的事业奋斗,只是需要用正确的方式加以引导和激发。
生存保证、上升空间和学习通道,这是胡杨总结出来的职场90后最看重的三点。因此在团队管理中,胡杨也十分注重释放90后的自我价值。
“学习”现在占了胡杨团队成员时间很大的比重。胡杨告诉笔者,基本上每个月,都会有员工外出学习,或者专业人士来到公司进行培训,“在各合伙人的支持下,今年的企业预算中,学习和培训的费用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胡杨欣赏90后的创新精神,但作为一名资深金融人士,她也深知“敬畏”二字的分量。
“90后最大的优势就是乐于创新,但是最大的问题也是这个,创新会激发活力,但是也容易触犯到底线。”胡杨说,“所以,我要做的,就是帮助我团队的成员们,了解创新的底线在哪,至于其他的,法无禁止即可为。”
就在笔者采访之前,胡杨一直在互联网上搜集近期与政府融资、PPP相关的最新政策,她要对这些资料进行梳理和整合,在内部组织员工学习,帮助团队了解他们工作的边界。“做我们这一行,一定要有敬畏之心,要懂得‘怕’,这样才能做得长久。”胡杨说。
采访完之后,胡杨还要继续整理学习资料,抓紧时间与员工分享。
一群新人类将会给集团的业务板块带来怎样的新亮点,又会给集团的主营产业全链条注入怎样的新活力,我们拭目以待。